管窥东莞:“世界工厂”转型再出发

2023-09-20 14:57
  



  证券时报记者 吴少龙 吴瞬

  李立(化名)是东莞一家做消费电子代工出口的民营企业负责人,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外需不足是公司面临的**难题,“进入二季度后期,欧美市场需求在回暖,但是我们发现,原来很多客户的订单已经迁移至东南亚。”

  东莞,被誉为“世界工厂”,在这里民营经济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贡献了六成以上的地区生产总值(GDP)、六成以上的工业增加值、七成以上的税收总额、八成以上的创新成果、九成以上的市场经营主体。因此,东莞也被认为是观察民营经济,尤其是外向型民营经济的一个重要窗口。

  工业承压、外贸增速放缓,今年上半年,东莞经济“乏力”,GDP增速仅为1.5%,为广东21个地市上半年增速最低,与一季度2.2%的增速相比,也有所下降。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5%;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5.9%。

  面对挑战,这座民营经济重镇将如何破局,成为各方关注的重点。

  在走访中,证券时报记者也观察到了当下东莞经济发展的众多积极信号:各项扶持政策涌向民营企业、企业依然坚持投入研发、新兴产业及产业转型初见端倪……

  订单去哪儿了?

  李立经营的工厂主要是给欧美市场代工。进入9月,工厂订单仍未能回到疫情前水平。“一般来说,进入下半年,电子行业进入传统旺季,但是现在已经进入9月了,公司几乎没有什么大的新订单。”

  需要说明的是,李立工厂所属的电子产业是东莞工业产业的万亿级支柱行业,其在全国的排名也仅次于深圳和苏州,位居第三。2022年数据显示,电子信息制造业规上营业收入占东莞市工业营收的43.26%,智能移动终端集群企业数量超3万家。

  订单不足的现象在东莞传统产业同样存在。

  此前,一家在东莞经营多年的纸箱包装厂在今年6月30日全面停止经营,除了个别善后岗位的人员外,其余所有员工在7月**天被遣散。根据该公司5月30日发布的停工歇业公告,其停业原因是经营环境恶化、公司订单减少、业绩下滑。

  再比如,中国服装名城虎门,受欧美市场订单不足影响,今年前五个月约有七成服装企业出现负增长。

  实际上,订单不足,是过去近一年我国外贸面临的共同难题。

  今年4月,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王受文曾表示,今年外贸形势严峻复杂,订单下降、需求不足是遇到的主要困难。

  对于当下面临的挑战,怡合达(32.750, -0.15, -0.46%)董事会秘书黄强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年有四季,经济和产业也有四季周期,目前来看,还要继续考验经济的韧性。”

  他表示,以东莞的产业基础及外向型的特点,目前状况下受到的冲击更明显。同时可以看到各行业和企业,甚至地方政府也在促进各种转型,但这部分结构性的问题不能仅依靠政府政策来消化。

  部分产业面临外迁压力

  市场需求下滑,东莞的民营企业观望的情绪渐浓。

  “目前整个经济大环境形势不佳,企业利润普遍下滑,加上劳动力和各种原材料成本上涨,订单逐渐萎缩,企业肯定也会逐步减少一些投资。”东莞一家新材料公司负责人告诉证券时报记者,“这肯定会影响企业在东莞的投资。”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东莞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同比增长8.5%,其中工业投资仅增长0.4%。按照今年年初的既定目标——力争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工业投资增长15%以上,如今东莞面临着一定的压力。

  由于不少东莞民营企业处于出口代工的环节,企业自身话语权相对较低,当客户提出明确要求后,工厂是否迁移成为了公司当下面临的重要选择。

  “我们有一些大客户,他们希望我们公司尽快在越南设立工厂,转移部分产能到那边。” 李立告诉记者,“我们已经去越南考察过,这一两年暂时不会去设立工厂,但未来三五年要是还没办法解决客户诉求,可能最终还是只能转去东南亚一部分产能。”

  成立于2011年的广东思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热管理材料为核心的多元化功能性材料提供商。从东莞发展起步,凭借优异的产品品质和良好的服务,公司已成为小米、vivo、三星、富士康等知名企业的合格供应商。

  据思泉新材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郭智超观察,“东莞作为一个外向型的城市,很多企业都是帮助海外企业做代工,但很多下游客户要求供应商必须跟随去越南、泰国或印度等地设厂,否则就将取消供应商资格或减少订单,这实际上是迫使这些企业不得不去越南或其他地方设厂。”

  短板亟待补齐

  透过东莞看中国民营经济,东莞民企当下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其实也暴露出我国民营企业,尤其是外向型民企的“短板”。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数字战略与经济研究所所长曹钟雄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东莞是出口导向型经济为主的城市,外部宏观经济的下滑和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是导致东莞经济失速的最重要原因。民营企业是东莞的经济主力,很多领域民营企业根植于苹果等跨国公司供应链体系,随着供应链的多元化,东莞出现了部分企业外迁,或者在海外设立机构进行布局。民营企业在东莞发展动力失速也反映到经济运行上。

  “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民营企业,发展阶段、积累的时间相对于发达国家具有较大的短板。”在曹钟雄看来,这样的差距主要集中在四方面:技术含量不高、资本积累不够、企业的治理和风险意识薄弱、国际化能力不足。

  曹钟雄认为,很多企业都是通过学习借鉴国外企业成长起来的,更多的还处于发展和成长阶段,相比研发,更容易关注市场、销售、生产。企业的科技能力、产品的科技含量不足,容易被其他企业替代,或者被东南亚国家所替代。“我们的民营企业是生产型企业为主,利润薄,资本积累时间不够,导致企业对抗周期性风险能力弱。市场销售一紧张,企业资金就紧张。”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经济学研究员丁力长期关注东莞的发展,他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增长的动力来源于外部是东莞经济发展一个重要特征,东莞经济的高速增长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基本上资金、技术、设备、订单都是从境外来,因此东莞的民营企业相对容易产生对外部的依赖。”

  积极转型应对挑战

  面对国内形势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全球经济恢复曲折式前进的大背景,东莞能否打好翻身仗成功破局,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政府层面,企业需求在哪,东莞政策就延伸到哪。

  8月9日,“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 助推东莞经济稳增长”专题调研座谈会召开,东莞市政府通过广泛听取民营企业家的真实想法,认真研究企业提出的困难问题和意见建议,积极为企业加快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郭智超告诉记者,“东莞这座城市在很多地方的服务意识非常强,很多政府的扶持政策你不用自己去翻阅,政府会上门给你宣传,公司很快就能享受到政策红利。”

  更大的变化在产业升级方面。郭智超表示,新能源汽车、工业储能、工业控制、半导体等行业的快速发展,为新材料行业带来巨大增量空间。虽然这几年的经济发展环境较为复杂,公司订单有所下滑,但思泉新材一直在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扩充研发团队,有些新产品花了数年时间进行研发。思泉新材通过持续的新产品开发来推动企业在产业链上横向与纵向发展,产业升级是企业的必经之路。“对于新材料行业来说,技术的更新迭代周期越来越短,只有尽早储备更新更好的技术,不断开发新产品,未来才可能在行业内保持长久的竞争力,推动国产替代。”

  记者梳理发现,从2012年开始,东莞就陆续推出一系列转型的重大措施。其间,东莞曾连续5年拿出50亿元,通过推动产业转型、设立创业基金、企业贴息等多方面举措,支持企业发展。

  与此同时,东莞还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

  曹钟雄表示,东莞是制造大市,也是大湾区的制造强市,东莞产业转型需要立足于制造业转型。

  对于升级方向,曹钟雄提出了三点建议:

  一是制造业的数字化,大湾区企业的低成本优势已经很有限,需要通过数字化转型来提升企业的降本增效;二是增强制造业服务化,在科技研发、设计以及供应链管理等方面加大产业的发展,推动制造业企业向服务型企业转型;三是布局城市智能终端的数字算力中心,通过建设产业算力算法中心,搭建企业的内容生态,提升智能硬件转型。

  丁力认为,实际上东莞的传统产业具有较为深厚的产业基础和丰富的产业链配套,这些都是其发展优势。东莞发力新兴产业也应当从实际层面出发,充分考虑产业技术储备、创新能力、人才数量、企业生态等发展要素,为已有产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张倩